近日,天津遭遇大风最强时段,本地合作社种植户在朋友圈发出求助信息后,天津农学院专家迅速赶赴基地现场指导,加固大棚,成功避免经济损失。这一事件,不仅是专家实干精神的生动体现,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实干在应对挑战、推动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启示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发扬实干精神,方能积蓄成长力量,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
实干精神是什么?它是面对困难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勇气,是处理工作时“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执着专注,是推动发展时“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它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是昙花一现的热情,而是持之以恒的坚守。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实干精神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是践行初心使命、服务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
为什么要发扬实干精神?从历史维度看,实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愚公移山矢志不渝,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建设者艰苦奋斗,实干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推动着国家不断走向繁荣富强。从现实维度看,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和机遇,只有发扬实干精神,才能攻克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才能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发扬实干精神,才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那么,党员干部如何发扬实干精神呢?首先,要敢于亮剑,啃下“硬骨头”。党员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面对困难和问题,不推诿、不逃避,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魄,直面挑战。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坚决维护群众利益和党的形象。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过硬的本领,为实干提供坚实保障。
其次,要动真碰硬,下足“绣花功”。党员干部要以“工匠精神”对待工作,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要有“水滴石穿”的恒心,持之以恒地推进各项工作。面对矛盾和问题,要勇于正视、敢于担当,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清除发展中的障碍,解决不作为、慢作为、虚作为等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最后,要逗硬落实,打赢“翻身仗”。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事业放在心上。要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按政策、程序、制度办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总之,“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发扬实干精神,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积蓄成长力量,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小山街道办事处 刘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