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箴言,今有“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的深刻警示。在历史的长河中,自律与表率的力量始终熠熠生辉。从古代贤臣以身作则、整顿朝纲,到革命先辈严于律己、艰苦奋斗,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先禁其身”的内涵。如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先禁其身”的理念依然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这究竟是什么?它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自律精神的彰显,是党员干部应有的领导智慧与责任担当。它意味着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自身言行诠释规则与纪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守初心,不为私利所动,不为诱惑所扰。这种自律,是对权力与责任的清醒认知,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
为何党员干部要做到“先禁其身”?从社会层面来看,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法律的具体执行者,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政策的落实效果和政府的公信力,倘若党员干部不能以身作则,禁令便如无根之木,难以在社会中扎根生长。从个人发展角度而言,只有先禁其身,党员干部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更好地履行职责,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那么,党员干部该如何践行“先禁其身而后人”的理念呢?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错误思潮所迷惑。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规矩意识。通过定期参加党组织活动、党课学习,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党的纪律,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时,要坚守底线,不越雷池一步。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关键时刻,都要展现出党员干部的担当与作为。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众多党员干部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坚守岗位,为群众筑起安全防线;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他们深入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先禁其身而后人”的深刻内涵。
最后,要保持严谨细致、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党员干部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需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要勇于担当,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作风推动工作落实。同时,要注重自身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情操,做到清正廉洁、一身正气。
总之,“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根本、从政为民之根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以这一理念为指引,强化自律、锤炼本领,以赤诚初心赴使命,以担当作为绘宏图。唯有如此,方能赢民心、促令行,营造清朗之风,凝聚磅礴之力,引领时代不断向前发展。(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小山街道办事处 陈玥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