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作风建设始终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从过往经验看,领导者的言行举止犹如风向标,深刻影响着整个队伍的风气走向。如今,在社会发展的新征程上,“以上率下促党风领社风”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传承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时代所需。领导干部唯有以身作则,方能凝聚力量,引领党风社风持续向好,朝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以上率下促党风领社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和带动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这不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传承,更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秉持“以上率下”的原则,从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良好效应,自上而下形成了层层示范、整体联动的生动局面,有力推动了党风政风持续净化向好,也为引领社风民风树立了标杆。
为何要如此重视“以上率下”呢?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和战斗力。若领导干部不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下面的党员干部就难以做到清正廉洁,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而且,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只有坚持“以上率下”,才能形成持续的压力和动力,推动作风建设不断深入。同时,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那么,如何做到“以上率下促党风领社风”呢?首先,要严于律己。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监督,树立良好形象。只有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才有资格、有底气去要求别人。就像焦裕禄同志,他一心为民,严于律己,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其次,要深入基层。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再次,要加强教育。要加大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通过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廉洁文化教育等活动,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能让党员干部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最后,要强化监督。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对违反纪律和规矩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要压实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确保作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监督如同“紧箍咒”,能让领导干部时刻保持清醒,不敢越雷池一步。
总之,当前正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更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基层、加强教育、强化监督。唯有如此,方能以优良的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凝聚起全社会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实保障,让清风正气在华夏大地蔚然成风。(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小山街道办事处 陈玥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