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互动共绘治理新生态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社会治理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党员干部作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既要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收集上来,作为改革决策的参考依据;又要将改革的决策精神准确传达给群众,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这种双向互动的治理新生态,不仅增强了群众对改革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更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构建双向互动的治理新生态,其核心在于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顺畅流通。一方面,积极吸纳群众的意见建议,将其作为改革决策的宝贵“风向标”,确保决策贴近民心、反映民意;另一方面,将改革的决策精神准确无误地传达给群众,成为他们行动的明确“指南针”,引领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而党员干部,正是这座连接政府与群众的坚实桥梁,承载着推动改革车轮稳步向前的重任。

为何要构建双向互动治理新生态?“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对改革的期待也更加迫切。把意见建议收集上来,就是为改革“把脉问诊”,确保改革措施更加贴近实际、符合民意,避免“闭门造车”和“一刀切”。同时,把改革精神传达下去,是凝聚社会共识、激发群众动力的关键。正如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改革的最终评判者,只有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双向互动治理新生态的构建和完善,为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那么,党员干部如何发挥双向互动治理新生态桥梁作用?首先,要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党员干部要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会、网络问政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更要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诉求,为制定更加精准的扶持政策提供有力支撑。这种“接地气”的工作方式,能够增强群众对改革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其次,要积极宣传,传递精神。党员干部要充分利用广播、微信群、公示栏等多种渠道,将改革精神传递到千家万户。要耐心解答群众疑问,消除改革中的误解和疑虑,增强群众对改革的信心和期待。尤其在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党员干部更是要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诠释改革精神,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和支持。

最后,要提升自我,勇于担当。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个人的政治觉悟与服务理念,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改革过程中,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方法和路径,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总之,构建双向互动的治理新生态,需要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入基层、倾听民声、积极宣传、传递精神、提升自我、勇于担当。只有这样,才能让改革之花在人民群众的心田绚丽绽放,共同绘就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美好画卷。(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小山街道办事处 陈玥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