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功夫”强本领

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就是那把开疆拓土的利器。这份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金汤匙,而是需要不断淬炼的真功夫,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课题。

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改革发展的真本事。履职能力更是党员干部的”看家本领”。这能力不是纸上谈兵的空谈,而是田间地头化解矛盾的智慧,是防汛一线连轴转的担当,是产业规划谋长远的眼界。就像老中医把脉,既要摸得准症结,又要开得对药方;如同巧匠治玉,既要下得去狠手,又要雕得出精品。没有这身硬功夫,就守不好百姓的心,更担不起复兴的责。

当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群众诉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社会治理从”粗放型”转向”绣花功”。如果还是”老黄历”翻不得,”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就会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困境。提升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是守好”红色江山”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践行”江山就是人民”的必然要求。

那么,党员干部如何练就履职能力的”真功夫”呢?首先,要在理论学习中修炼”内功”。党员干部当以”苟日新,日日新”的自觉,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细照笃行中锤炼政治品格,使理论学习真正成为提升履职能力的”金钥匙”。

其次,要在实践锻炼中锤炼”硬功”。新时代赋予实践锻炼新内涵,党员干部要以”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的自觉,在重大斗争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在改革发展主战场练胆魄、磨意志、强本领,使实践锻炼真正成为锻造可堪大用、能担重任栋梁之材的”大熔炉”。比如,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重点项目”攻坚专班”。同时,让年轻党员干部在信访调解、征地拆迁等”吃劲岗位”淬火。开展”民生微实事”行动,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再次,要在方法创新中掌握”巧功”。党员干部要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智慧党建平台。可以推广”四不两直”调研法,建立问题”发现-整改-销号”闭环机制。同时,也可以试行”红黄蓝”三色督办单,让工作落实有迹可循。

最后,要在监督约束中常练”韧功”。构建”群众监督+组织监督+自我监督”立体网络,比如开展”政治体检”专项行动等。建立”红黄牌”预警制度,对推诿扯皮者亮黄牌,对失职渎职者亮红牌。

总之,”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提升履职能力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的决心,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用硬核本领书写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合格答卷!(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小山街道办事处 冯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